年审作为各地典当企业每年必过的一道“门槛”,一些地区的年审程序设置多少让企业感到头疼,甚至有时会影响到经营。有业内人士呼吁,对企业的年审方法应当更加科学、完善。
监管严格等于程序复杂吗?
典当行业年审内容包括其当年的财务状况、内部管理及经营、统一当票使用等方面,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根据《典当管理办法》,各地商务部门如果发现典当行存在吸收或变相吸收存款、非法集资、发放信用贷款、故意收当赃物、强迫当户赎当等问题,情节严重的将收回其《典当经营许可证》。
此外,通过虚假出资、骗取审批等方式违规设立的典当行,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满6个月仍无业务,或开业后自行连续停业超过6个月的典当行,也都无法通过年审。如今,各地年审尚未全部结束,就已经有不少地方典当行被勒令整改或取消执照。
贵州省商务厅日前传来消息,对3户年审未通过的典当行给予停业整改处理。而成都也有4家典当企业由于既未在《全国典当行业信息系统》上报相关信息,也未参加年检,经四川省商务厅下达整改通知书、在媒体上刊登公告至今,仍未到省商务厅接受处理,按《典当管理办法》及《典当行业监管规定》规定,其经营许可证被注销。由此看来,年审对于典当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自2003年商务部下发《关于加强典当业监管工作的通知》以来,各级部门对典当行的监管愈加严格。去年底商务部还印发了《典当行业监管规定》,要求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行政许可法》、《典当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完善审批制度。同时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重点对非法集资、超范围经营等违规违法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发现上述违规违法行为立即纠正、处理。而年审,正是各级商务部门考察典当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手段。
“严格监管改善了典当业的发展环境,年审让典当行能每年都提高警惕、认真对待自己的业务经营,规范、合理经营让典当行与市场越靠越近。虽然现在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和百姓对于典当行还存在误解,但是这种情况已经大大改观。百姓扎堆在典当行‘淘宝’就是最好的证明。”郑州市典当行业协会会长冯俊敏对记者说。
然而河南省典当行业协会副会长苏效越却说:“严格年审虽然见到成效,但是在年审过程中的一些程序也让典当行有些郁闷。举例来说,现在典当行的每一笔业务都通过网络进入‘商务部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相关的所有信息全部记录在案,十分透明。而年审过程中典当行还需将自己的财务账本交由各地商务部门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一一进行核对审查,从典当行的角度考虑,这种操作方法值得商榷。建议年审时还是要把握重点,不要和平时的审查有重复,以免降低效率。”
“每年年审前我们要准备大量资料,以及和我们企业经营相关的许可证等文件。黑龙江2012年的年审还没开始,但据我所知,周围的典当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了。我们可以理解监管部门人少事多的情况,但希望他们能将整个过程透明化,例如哪个程序在几月几日之前已经审查完毕,最好通过网站、邮件、短信等方式告知,我们就会在截止之前去相关部门将证件领回。这样可以省去我们企业不停给监管部门拨电话得不到回应或者往返于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时间。”黑龙江大庆市某典当行负责人马经理这样对记者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河南、浙江、辽宁等地也有一些年审程序多、程序不科学等现象。
其实年审可以更高效
说到年审时,重庆市典当行业内人士表现得十分无奈:“根据重庆市年审流程,会首先对企业的《典当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核,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对每个典当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审计,这个过程由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审计完成后,会出具审计报告,送由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根据企业违规程度的不同进行整改或处理。”
重庆市某典当行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年审的流程相当严格,必须要等到《典当经营许可证》年审结束后,才能到公安部门进行《特种行业许可证》的审核。此次审核首先要求典当企业所在片区民警签字审核,然后由片区报区公安部门,再由区公安部门报到市里。所有审核确认企业没有问题,才会将《特种行业许可证》发回至企业。“这一个过程要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常常是我们的人跑到公安局了,可他们又在开会或者外出,总是不能顺利把流程走完。”这位负责人补充道。
在重庆,只有经过以上两个证件的审核,才能最后进入工商《营业执照》的审查。“如果光是时间长,我们到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时间长还影响经营,这叫我们企业怎么能不为此愁眉苦脸呢?重庆市房管局办理房屋抵押登记是需要《典当经营许可证》等一系列证件的原件的,在年审过程中,证件根本不在我们手上,遇到房产抵押业务,我们只能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对于一些小典当行来说,损失一笔房产业务,可能一个月的营业额就掉了一半。”说到对经营业务的影响,重庆典当业内人士表现得较为激动。
针对这样的情况,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其实年审可以很简单。《特种行业许可证》和《典当经营许可证》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地区一样同时审核呢?典当企业的经营许可证如果可以通过市工商管理部门的网站查到,那我们企业在到房管局办理房屋抵押登记时是否就带《典当经营许可证》的复印件,与网站上的信息进行核对就可以了?这些都是提高年审效率的方法。”
说到年审效率,内蒙古典当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根和认为也需要企业的规范和配合:“一些企业确实存在问题,商务部门严格监管,利用年审查出不少问题。还有企业对待年审的态度不端正,资料拼拼凑凑,财务账目也不清不楚,遇到这种企业,监管部门不得不将资料发回要求他们重新整理审核,这样自然拉长了年审的时间。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态度端正、积极配合,年审也就不会搞得这么麻烦了。”
在河南一家有影响力的典当行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隐晦地说:“现在我还在郑州,一会儿我得马上赶回商丘,‘上面’的人要下来检查,回去得好好应付一下。”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情况在年审过程中并不少见,不少企业希望通过上下“活动”通过年审,也可能在业内形成不良风气。
企业活动也很重要
“利用年审发现典当经营的问题,本应该是不错的监管办法。个别典当行存在少量非典当借款以及有对同一当户的典当余额超过规定标准和单笔业务超标的问题;还有企业存在超经营范围和长期停业、没有正常开展典当经营业务的问题,这都能通过年审暴露出来,净化典当业风气。但是,监管太过格式化,就容易把行业禁锢在规章制度中,很难创新和拥有活力。市场是活的,典当行身在市场中,一些要随时跟进。在此基础上要应付繁杂的审查过程,企业往往被搞得身心疲惫。监管是不错,但是还应该科学监管。”浙江典当行业协会秘书长孔舟航对记者说。
据孔舟航介绍,一些新入行的典当企业可能会在年审时面临较多问题,例如注册地址的变更、经营细节不够规范等。有的企业还未了解行业情况就匆匆入市,也可能在年审过程中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在面对这些企业时能抱着理解的态度加以管理。不懂事的小孩子,还是需要大人的宽容和指导,一味地严管,可能会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
上海典当行业协会会长吴贤达也表示,典当行创新是行业内一直以来讨论的热点话题,而与创新相对的,就是经常被大家提到的监管方式。他说:“想要行业有创新有变化,就必须得科学管理,在某些可以放开的程序管理上放开,能够增加企业活力。如果总是怕这怕那,行业发展则会受到限制。”
“相比较典当行而言,同为融资行业的小贷公司就受到较少的限制,在近两年来蓬勃发展并成为典当的有力竞争对手。各地的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以及各种规模的投资公司,在年审时只需审核工商部门发放的《经营许可证》,流程简单且管理宽松。过程中虽然出现过一些违规经营和操作,但总体上经过各地金融办的极力整改和适当监管,已经渐入正轨,安徽、浙江、广东等地尤为明显。在这方面,南方比北方的一些行业监管部门要灵活很多。希望监管部门能从完善年审开始,科学审查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河南省典当行业协会副会长苏效越说。(记者 史容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