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融资新思路
- 〖 2015-02-15 | 点击 2697 〗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截至2012年,我国民营企业已增加到了840万户,就业人数为11,296.1万人。至今,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供养了全国96%的劳动力,吸纳了大量城乡就业人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融资困境却成为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方式主要包括银行信贷、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票据贴现和民间金融。由于条件限制,中小企业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依然较高,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困扰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
(一)融资渠道过于狭窄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和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旨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政。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贷利率,在利好政策的影响下,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逐步好转。但是,各家银行发放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和所占比例同大企业相比依然较低、期限较短,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机制更为严格,担保成本也使融资费用相应增加。与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便捷、迅速,适合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渠道较窄,在“只贷不存”制度框架下,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以股东投入的自有资本放贷,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二)融资成本依然较高。所谓融资成本,实质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和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担保费用、抵押或质押登记费用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企业为实现融资所花费的招待成本和关系维护成本、为办理融资手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隐性成本。民间借款平均利率从10%-15%不等,有个别企业的成本高达20%以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本高达20%左右。有些中小企业即便享受到银行的贷款,实付利率也不低,有的甚至高达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 3-4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相对供应不足,渴求资金的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跑关系、找中间人等灰色方式来获得融资,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
二、中小企业融资新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依据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创新融资思路。
(一)建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所谓集群融资是指若干中小企业通过股权或协议建立集团或联盟,通过合力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互相帮助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其主要方式有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群担保融资、团体贷款和通过股权联盟建立内部资本市场。
(二)扩大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利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所等地方性股权交易中心进行融资。以天津股权交易所为例,截至2013年3月,累计挂牌企业已经达到260家,总市值将近240亿元,挂牌企业覆盖省市为26个。“小额、多次、快速、低成本”,是天交所为中小企业打造的股权发行模式。“小额”,体现在每次融资额在3000万元左右,根据企业不同需求,相应调整每次的融资额;“多次”,就是一年可多次私募发行,相对于主板市场和创业板来说较为灵活,可根据企业项目资金的需求进行多次融资;“快速”,这也是充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大要素,一般来说3个月就能完成一次融资;“低成本”,融资成本仅有公开资本市场上市成本的1/5-1/3。企业即使暂时没有资金需求,也可以挂牌,提升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待需求资金时,再申请增发。
(三)运用典当融资。典当融资,是指中小企业在短期资金需求中利用典当行救急的特点,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从典当行获得资金的融通。典当行作为国家特许从事放款业务的特殊机构,相对于主流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其市场定位是中小企业和个人,旨在为客户解决资金的短期需求。一般而言,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额度比较小、周期短、频率高、需求急。这与典当行小额性、短期性、安全性、便捷性等本质特点相吻合,作为融资伙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典当的显著功能就是救急解难,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其需要的融资服务。多数中小企业对典当融资还缺乏充分了解,进行典当融资的企业在保定市还非常少。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应当树立新的融资理念,充分理解当前的融资环境,及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善于发现自身特点,利用掌握的信息尝试新的融资渠道,避免过度依赖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的单一融资方式,摆脱融资过高的融资困境,从而获得健康、持续发展。- 【返回】【打印】